打开APP

大肠杆菌“”出最耐热生物塑料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利用大肠杆菌,通过转基因操作和光反应等方法,制作出400摄氏度左右高温下也不会变性的生物塑料,是当前同类塑料中最耐热的。

2014-02-18

Nat Cell Biol:研究揭开多纤毛细胞的中心扩增之谜

研究揭开多纤毛细胞的中心粒扩增之谜。

2013-11-19

Plant Cell:韩方普等植物新着丝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韩方普实验室在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去的了进展,研究者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

2013-06-20

东湖高新区启动“星计划”欲培育中兴华为

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0家世界500强,去年,东湖高新区引资交出圆满答卷。新年伊始,东湖高新区除继续引进巨头外,更大胆推出“造星计划”,欲培育一批光谷的中兴、华为。 去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雄踞中部高新区之首。

2013-01-11

PNAS:植物着丝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着丝粒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反转座子,结构复杂并受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并初步分析失活着丝粒的调控机制。 由于着丝粒的特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植物着丝粒的DNA序列暂不能直接用于植物人工染色体的构建。这也是植物人工染色体构建方法不同于人类等人工染色体的策略。

2013-04-09

PNAS: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教授与姚雪彪教授研究组的合作成果。文章标题为EB1 acetylation by 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PCAF) ensures accurate kinetochore -microtubule interactions in mitosis。

2012-11-18

PNAS: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教授与姚雪彪教授研究组的合作成果。文章标题为EB1 acetylation by 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PCAF) ensures accurate kinetochore-microtubule interactions in mitosis。

2012-11-18

Science: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的结构变化

6月21日,Science在线报道了动粒在细胞有丝分裂运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 动粒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染色体分离。它们被认为与微管之间既存在主动地产力的相互作用,也存在被动地摩擦的界面。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微管的相对位置一直不清楚。 通过测量在正进行有丝分裂的活细胞中荧光标记的动粒亚基之间平均距离,研究者推断在中期振荡过程中单个动粒内存在机械变形。

2012-11-18

EMBO J:中心卫星重组新机制

10月11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杨运桂研究组Jannie Danielsen博士,与哥本哈根大学Niels Mailand教授合作完成的“中心粒卫星重组的细胞应激反应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The EMBO Journal 在线发表。该研究阐明了一种引发中心粒卫星重组和纤毛发生的新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13-10-15